新快报讯 记者程羽报道 记者10月17日获悉,国际顶尖医学期刊《JAMA》,10月13日以原创性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了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唐亚梅教授团队牵头发起的PEARL研究(Intra-arterial Alteplas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fte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这项研究聚焦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再通后预后不理想的临床难题,通过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证实了血管再通后辅助动脉内溶栓的显著临床价值,为全球急性卒中治疗领域提供了来自中国的高级别循证新证据。
这是一项覆盖全国28家分中心(含粤港澳大湾区多家核心医疗单位)的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了324例发病24小时内血管成功再通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案例。
唐亚梅教授表示,该研究为卒中再灌注治疗提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湾区证据”,也是中国方案对全球卒中诊疗指南的重要贡献。
PEARL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已引发国际学界高度关注。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闭幕式的“Late Breaking Science”(最新突破性科学进展)环节,该研究作为重磅内容向全球发布。此外,《JAMA》同期发表专家述评,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卒中领域专家Thabele M. Leslie-Mazwi认为该研究结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突破性治疗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