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10月16日,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670.HK)。此次IPO发行价每股95.6港元,共发行690万股H股,募资规模总额约6.60亿港元,一共获26.3万名散户入飞。
9时30分开盘,云迹科技涨49.37%,报142.8港元/股,总市值为98.13亿港元。据港交所公告,本次IPO,云迹科技公开发售阶段获5657.2倍超额认购,IPO前后均获得众多优质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据了解,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营业务为机器人本体与功能模块的销售以及AI数字化订阅服务两大赛道。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2.45亿元,2022-2024年复合增速23.4%。公司在2025年前五个月实现的总收入为人民币8830万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7430万元,同比增长18.9%;毛利率由24.3%提升至43.5%。经调整净亏损由2022年的2.34亿元收窄至2024年的0.28亿元,盈利拐点初步显现。
酒店场景是云迹科技收入来源的一大支柱。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中市占率达13.9%,高于第二至五名总和。截至2025年5月末,云迹科技在全球累计部署酒店3.4万家。2024年,单日在线运行的机器人设备最高达3.6万台,当年累计完成约5亿次服务,仅12月的指令执行量就突破186亿次。
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的规模由2020年的1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3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9.8%,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5亿元,呈现加速扩张趋势。
面对这条高增长赛道,云迹科技并不只依赖酒店单一场景的收入,跨场景应用已成为云迹科技的第二收入增长曲线。云迹科技通过全球首创的“1+N+AIoT”模块化架构,UP机器人支持秒级功能切换,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底盘可适配多种功能上仓,灵活覆盖各类服务场景。其最新招股书显示,云迹科技的服务机器人已落地全球超150+家医院,以及工厂、公寓与写字楼等场景。
2025年前5个月,非酒店场景收入占比升至8.7%,云迹科技源自商业楼宇、医疗机构和工厂的收入分别为123.9万元、105.2万元和55.5万元,已成为盈利弹性较高的业务板块。
有业内人士表示,行业进入“价值兑现”期,资本化只是起点。云迹科技在港交所挂牌后,将成为全球首家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为此赛道提供了可验证的商业模板。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老龄化加剧及AI大模型成本下降,服务机器人有望从“可选”走向“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