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说:没有回应,家是绝境。
一旦缺少双向流转正反馈,一个家就会变成一个听不见回声的牢笼。
纵观生活我们也会发现:
那些现实中被摧毁的家庭,从来不是死于贫穷,而是毁于冷漠与无视。
1
作家杨本芬写过自己的婚姻经历
在外人眼中,她的丈夫吕嵩不仅工作稳定,还没有不良嗜好,是一个好好先生。
但只有杨本芬自己心里清楚,他们共渡的60年时光,充斥着不幸的回忆。
吕嵩外出工作,杨本芬每天负责所有家务,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不管她做了多少事,对方都不会过问一句,永远是一副视而不见的态度。
怀孕时,她身体不舒服,想让丈夫帮忙倒杯水,结果只换来冷冷的回应: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可只要她稍微做错点事,丈夫却能立马发现并揪着不放。
一次,杨本芬因为不小心把婆婆送的公鸡养丢了,吕嵩便整整三个月不跟她说话。
以这样的方式来作为对她的惩罚。
因为在家得不到任何关心和支持,很长一段时间,杨本芬都活得备感孤独,甚至想过轻生。
正如有句话所写:当你的付出始终石沉大海,爱意便成了对着空谷的呐喊。
在没有正反馈的关系里,绝望就像一把钝刀,会一点点凌迟人心,将人逼到崩溃边缘。
而这样的家庭,走向分崩离析也不过是迟早的事。
作家刘震云在《一日三秋》中,写过一个类似的悲剧。
陈长杰和樱桃原本是剧团同事,后来因戏结缘成了夫妻。
婚后没多久,陈长杰对樱桃的态度就开始慢慢转变,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
樱桃一边要照顾孩子和家庭,一边要应对婆媳矛盾,很希望能得到陈长杰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陈长杰的处理方式却是,要么装聋作哑,要么躲在外面喝酒。
直到有天,两人因为一件小事闹了矛盾,陈长杰又故技重施,甩下几句风凉话后便出门了。
留下樱桃独自面对痛苦,最终在彻底失望之下,樱桃选择了自杀。
书中有句话,将樱桃的悲哀刻画得淋漓尽致: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有一种家庭关系,看起来相处无碍,却一直在以言语漠视、情感隔绝的方式伤人于无形。
我们常以为,只有发生肢体冲突才算暴力。
事实上,那种永远得不到认可和回应的窒息感,要比争吵更可怕。
你的敷衍,会耗尽家人的热情;你的冷脸,会让家人尝尽难言的苦涩。
2
人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着一个家幸福与否。
但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家庭幸福与否,同样也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组“格兰特实验”。
他们通过追踪456名男士的人生经历发现:
在家庭关系中得分最高的人,在事业上功成名就的概率也会更高。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也很简单。
家庭是一个能量场,其能量好坏,深刻影响着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
身处一个冷漠无声的家里,成员之间连交流都很难,还谈什么相互滋养,共同进步?
日剧《坡道上的家》中,山田和贵和妻子婚后相处一直很淡漠。
妻子在一次争吵后表示“不想见他”,他也乐得自在,每天呆在办公室打游戏到十点才回去。
他不是不懂,家境富有的妻子嫁给自己后受了很多委屈,每天独自带孩子无人帮衬也很辛苦。
但他就是不想多管多问,一心只图自己的清净自在。
直到他被法院选作陪审员,亲眼见证了一位母亲因为遭受家人冷暴力而导致精神失常的悲剧。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妻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认真反思了自己的错误后,他打电话向妻子真诚忏悔,请求妻子的谅解。
“我会好好努力,让我们重新开始好吗?”
听着电话那头他久违的温柔语气,妻子也终于忍不住痛哭失声。
在那之后,他拿出具体行动,除了每天下班早早回家,还会不时帮衬妻子做各种事情。
妻子看到他的诚意后,也慢慢放下了内心芥蒂,和他一起努力修复关系,把家庭拉回了正轨。
巴尔扎克写道:爱情是基石,尊重是屋顶,担当是墙壁,沟通是窗户。
家庭缺乏正反馈,就像一株永远照不到阳光的植物,无论根基扎得多深,也难逃枯萎命运。
只有好好说话,用心交流,相互之间的表达越顺畅,一个家的凝聚力才会越强。
3
心理学家斯蒂芬·柯维提出过“情感帐户”的概念。
每个家庭,都自带一个感情银行。
这个帐户里,你对家人的每一份支持、每一次鼓励,每一回陪伴,就等于是在做情感存款。
而当“存款”源源不断地增多之时,也就是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稳固之际。
北大教授钱理群结婚四十多年来,一直将妻子崔可忻视为自己的灵魂伴侣。
虽然平时要忙于教学和研究,但对于崔可忻做的任何事,他都会无条件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他眼中,崔可忻选中的美食必定最好吃,穿的衣服必然最好看,弹奏的音乐必然最好听。
每当感觉到妻子心情有异样,他也一定会暂时放下手中工作,用心宽慰陪伴对方。
崔可忻当然也没有辜负钱理群的爱。
她是儿科医生,平时工作也很忙,但再忙都会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丈夫后顾之忧。
以至于在北大,谁都知道,崔可忻就是钱理群的管家、大厨、秘书、理财师、私人医生。
用学生们的话来评价:“崔老师是钱老师人世安稳的底子。”
无独有偶,作家梁晓声,和妻子焦丹相识于微时。
在梁晓声埋首写作的日子里,是焦丹一人在鼎力撑起一个家。
而对于妻子操劳和付出,梁晓声也从未敢忘。
他会时常对妻子说谢谢,也会在每次发表作品拿到稿酬后,第一时间交到妻子手里。
梁晓声成名后,有人曾问焦丹,嫁给大作家是否觉得委屈。
她笑答:“他把我写进书里,我把他放进心里,这不亏。”
好的婚姻,不是没有矛盾与难题,而是得益于拥有双向流转的正反馈。
因为看到了家人的付出,你发自内心想好好珍惜;而你的积极回应,又会激发家人投入更多的热情。
在这种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中,家自然就会成为一块福地。
让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最丰盛的能量,得到最长久的滋养。
▽
心理学家袁辛写道:拥有不同情绪的家庭,往往有着不同的命运走向。
所以,不要吝啬加你的言语与关怀,更不要把冷漠与怨气装进家里。
要提醒自己,家庭并非战场,而是所有人的避风港。
我们该做的,是多沟通,懂感恩,知回应,努力筑牢关系的根基。
当一家人的感情紧密了,才有能力并肩抵御生活的艰难与琐碎。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发布于: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