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8月18日,在上映的第17天,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破十亿,进入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前十。
看《浪浪山小妖怪》时,不少网友笑着笑着就觉得“这黄鼠狼精不就是我吗?”他的成长故事普通却接地气,尤其神色的转变太戳心窝子了。
黄鼠狼精很平凡,他没有神通的本领,没有加持的光环,却依旧能靠一件件小事圈粉。他就像一面朴素的镜子,让我们照见了在生活里打拼的自己。
让我们再次走近这只气质特别的小妖,感受他与众不同的魅力。
从“话痨”到沉默,少语处见真章
从前的黄鼠狼精是停不下来的“话痨”,分享欲爆棚,后来却慢慢变得缄默,就算小猪妖鼓励他像在自家一样,多聊无妨,他也只蹦出一个“行”字。
从热络到寡言的转变,让屏幕前的我们,既共情又心疼。
没错,黄鼠狼精的话是少了。但你有没有发现,他随后的每一次发声,都开始落在点子上。从前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后来虽惜字如金,却也一语中的。
就像雷音寺里那句掷地有声的“和尚是不喝酒的”,短短几字,直戳对方虚伪,显明真相。“少语默观尘世事,修得心性见真经。”从这个角度看,黄鼠狼精是一个极具智慧的小妖。
平日里他磨的是石头,实则磨的是心性:
过往那份天真自在的少年气或许再也回不来,但沉淀出的坚韧、遇事不慌的淡然,何尝不是阅历赠予的另一种礼物?我们钦佩那些被岁月淘洗过,却依旧保有天真、随性和勇敢的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认同在社会磨练中,走向成熟与内敛的选择。沉稳不是不好的标签,而是成长赋予的另一种姿态。
对朋友真性情,底色温柔善良
“E人真的很容易跟I人交朋友,猩猩怪和黄鼠狼精的兄弟情好磕!”这是观影后,不少网友的感受。
猩猩怪因为过去的遭遇,戒备心极强,明明大块头,胆子却比兔子还小……可谁能想到,如此自闭的它,竟和一只嘴巴闲不住的黄鼠狼成了朋友。能让超级社恐的大猩猩放下防备,足以证明:黄鼠狼的骨子里,一定藏着极致的温柔和善良,还有一份能慢慢融化戒备的亲切感。
给朋友送好吃的,安慰朋友的各种不安,遇见不错的事会记得叫上朋友,这就是黄鼠狼精对友谊的真诚。即便和朋友最终要分开,临别时,他也不忘对内向的猩猩怪,送上催泪祝福:“下辈子,祝你是个话痨”。
他是真的理解猩猩怪的性格,也是真的关心猩猩怪能否活得快乐,得友如此,夫复何求。
有原则有底线,关键时刻不跑偏
影片里有段情节,没有激烈的冲突,却格外戳中人心:
当黄眉怪把“长生不老” 的诱饵摆在面前时,黄鼠狼精脸上没半分动摇,只是淡淡开口:“我想回浪浪山了,我从来没有说过我要吃唐僧肉,你们说的是取经可以长生不老。”
这话没有半句豪言壮语,却把心里的底线宣告得明明白白。他并不是毫无私心,当初跟着队伍出发时,也默默盼过“取完经能当个威风的大妖怪”;可真到了要踏破底线做坏事的关头,他却没跟着歪向岔路,反倒成了队伍里最实在的“良心担当”。
取得真经是他实打实的梦想,只是这份梦想,他只肯靠自己的本事去挣,半分不肯走投机取巧的歪路。这份“不做亏心事”的执拗,看着平平无奇,却是最珍贵的“正能量铠甲”,不贪眼前的小利,守住心里正义的秤,其实做人,也不过是这个道理。
所谓真经:活自己喜欢的样子
当黄鼠狼精决意回浪浪山时,选择带走的,只有那块陪了自己许久的磨石。没人觉得这举动不寻常,反倒越想越有滋味:那磨石上磨出的每一道细痕,都藏着他一路的改变。
正如有人对黄鼠狼精的点评:
“当黄鼠狼精放弃了所有行李,只拿走了那块磨刀石的时候,我有些动容。这块磨刀石可以是卧薪尝胆的苦胆,也可以是输掉一盘关键棋局后,不甘心的棋手拿走的一枚用来自我激励的棋子,又或者是保留一份记录着自己曾经挥洒过汗水的见证。”
黄鼠狼精虽没有靠取经圆梦,却靠一次次“做好手头的事”“守住该守的底线”,慢慢写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
我们每个人的“取经路”上,也会有不强大的时候,有想丢掉的疲惫、想崩溃的瞬间、想逃避压力的焦虑……负重前行固然步履蹒跚,可如果走的就是你心中笃定的“取经之路”,那么请坚持再续一程吧!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那些曾一遍遍打磨我们心性的“磨石”,终会在某一天,蜕变成照亮前路的光;不必怕此刻的蹒跚,每一步难走的脚印,都是在向目标靠近的证明。
来源:央视网